Visit of Youth to the Houses of Formation
On Saturday, the 30th of September, some youth [...]
der
Skip to contentOn Saturday, the 30th of September, some youth [...]
院長田神父迎接總主教首次蒞臨佘山聖母會院。 教宗真福保祿六世在《某些職務》自動詔書 (Ministeria Quaedam)中指出,「執事與司鐸候選人都應接受讀經及輔祭職,除非已經預先接受;他們也應該有一段適當的時間去實行這些職務,以便為服務聖言及祭台作更好的準備。」 因此,利巴總主教吉爾伯特·加爾蘇拉(Gilbert Garcera)於八月二十日初次拜訪佘山聖母修院時,特於彌撒聖祭中授予晉鐸前,應領受的「讀經職」與「輔祭職」 一位修士與五位修士個別領受之。 「讀經員的專職,就是在禮儀聚會中宣讀天主聖言。因此讀經員在彌撒中或其他禮儀慶典中,盡宣讀聖經(讀經一、二)之職,福音除外。沒有專人咏唱讀經間之聖詠時,讀經員也代為誦唸。如沒有執事或唱經員時,讀經員代為誦唸信友禱詞的意向,並指揮信友的歌唱與參與;他並且教導信友相稱地領受聖事。如果需要,他也能負責準備其他暫時被任命在舉行禮儀時誦讀聖經的信友。為了更能稱職,更完美地執行這些職務,他應勤奮地默想聖經。」 [...]
在我們的修院培育中心,有兩個不可分割的主保—我們以佘山聖母為主要主保,此外,我們還有中華殉道聖人作為次要主保。 在中國基督徒的迫害有其持久壯烈的歷史,其中有數以千萬的人為了天主教信仰做了最偉大的見證。教宗因著他們英雄般的信仰於2000年10月1日為冊封了一百二十位殉道聖人,這冊封的時間是從1648年至1930年間為信仰殉道,其中包括男女老幼及婦孺學士。他們都是為基督撒下了他們的鮮血。殉道烈士包括八十七名華人和三十三名外國傳教士。 大多數的人都是在1900年的義和拳之亂慘遭殺害而為信仰殉難的教友。 教宗於封聖典禮時說過:不同年紀不同身份的中國男女,有神父,修女和教友,他們也為同樣的信念和喜悅作了證,他們以捐軀來肯定自己對基督和對教會永恆不變的忠貞。 在我們的神學院,我們特別在此日子敬禮貴州的聖陳昌品(保祿)、四川的聖張文瀾(若瑟)修士,他們為信仰殉道的精神。 [...]
這兩位道生會大家庭傳教士—在伊拉克傳教的蒙特神父(Fr. Luis Montes),以及在敍利亞傳教瓜達露佩修女(Sr. M. Guadalupe)。他們專程到訪了在遠東地區:香港、台灣和菲律賓,舉行了一系列的證道。 蒙特神父和瓜達露佩修女於菲律賓利巴市–聖思天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an [...]
Fr. Diego Ibarra, IVE, rector of the Houses of [...]
The newly professed brothers with some of the concelebrating [...]
Two missionaries from our religious family, Fr. Luis Montes, IVE, [...]
團體的假期是為培養修士們的團體生活,如同在會規裡面所教導的: 兄弟般的生活,恰好表達出道生會作為一個獨特地在基督內的團結的修會大家庭:你們眾人在基督耶穌內已成了一個。(迦拉達書 三:28)。兄弟般生活的存在,使每個修士在聖召路上互相扶持。 在會規中所指出的,正好藉著團體假期來實踐。在更愜意的環境中共同生活,通過不斷地實踐一切德行以及控制自己的情慾,以便恆常及在一切事上只尋找和選擇那更好的善。 會規接著說:我們希望培育真正自由的人,並能主宰自己,藉此自主能夠完全奉獻自己。藉著體育鍛鍊、野營、團體假期等為個人意志的鍛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修院上下都離開住處,到菲律賓北部山脈-薩加達(Sagada)中度過這三個星期的假期。 [...]
Our House of Formation is placed under the patronage of [...]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