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stitute of the Incarnate Word
Province of Our Lady of Sheshan
PHILIPPINES
THE NON NEGOTIABLE ELEMENTS
CHRONICLES AND NEWS
Visit of Youth to the Houses of Formation
On Saturday, the 30th of September, some youth from several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ity of Lipa paid a visit to the Houses of Formation of the Religious Family of the Incarnate [...]
讀經職及輔祭職領受典禮
院長田神父迎接總主教首次蒞臨佘山聖母會院。 教宗真福保祿六世在《某些職務》自動詔書 (Ministeria Quaedam)中指出,「執事與司鐸候選人都應接受讀經及輔祭職,除非已經預先接受;他們也應該有一段適當的時間去實行這些職務,以便為服務聖言及祭台作更好的準備。」 因此,利巴總主教吉爾伯特·加爾蘇拉(Gilbert Garcera)於八月二十日初次拜訪佘山聖母修院時,特於彌撒聖祭中授予晉鐸前,應領受的「讀經職」與「輔祭職」 一位修士與五位修士個別領受之。 「讀經員的專職,就是在禮儀聚會中宣讀天主聖言。因此讀經員在彌撒中或其他禮儀慶典中,盡宣讀聖經(讀經一、二)之職,福音除外。沒有專人咏唱讀經間之聖詠時,讀經員也代為誦唸。如沒有執事或唱經員時,讀經員代為誦唸信友禱詞的意向,並指揮信友的歌唱與參與;他並且教導信友相稱地領受聖事。如果需要,他也能負責準備其他暫時被任命在舉行禮儀時誦讀聖經的信友。為了更能稱職,更完美地執行這些職務,他應勤奮地默想聖經。」 為更盡善讀經職,「讀經員要清楚知道其所擔負的職務,並應做各種努力且用合適的方法,以求得那對聖經與日俱增的活生生的熱愛7與認識,藉以使其成為主的更完美的門徒。」 「輔祭職的職責基於祭壇上的服務並在聖祭中協助執事和司鐸完成彌撒聖祭。特別在大禮彌撒中,此職務更加不可少。於《天主教法典》八四五條所說的職務人員不在場時,或是由於健康、年齡或其他牧靈職務,不克盡職時,或者由於領聖體的人數過多,而致使彌撒時間過分延長時,輔祭員可以非常務送聖體員的身分,幫助分送聖體。 在同樣的特殊情況中,輔祭員也可被委派明供聖體,供信友朝拜,並在結束時,將聖體置回,但不得以聖體降福信眾。」 「如有需要,輔祭員也要負責教導那些暫時被委託在禮儀中輔助執事或司鐸的信友,例如:恭捧彌撒經書、十字架、蠟燭等,或其他類似的職務。如果輔祭員能日益熱誠的參與感恩祭,藉以得到滋養,並加深對感恩祭的認識,則會在執行職務時,更為稱職。」 授予讀經職與輔祭職 輔祭員也在詔書中矑列:「輔祭員,由於他以特殊方式被指派為祭台服務,應該學習所有與公共敬天之禮有關的事物,並努力了解其內在的精神意義。因此,他要每天把自己完全奉獻於天主,並要以莊重尊敬的舉止,在聖堂中成為眾人的榜樣。同時,輔祭員應對基督的奧體—天主的子民,特別對病弱者,具有真誠的愛心。」 在修院全體、第三會會員們、親友恩人、總主教秘書—萊昂神父(Fr. Darwin de Leon)還有遠道從達特市(Daet)而來的司鐸及執士的見證下,參與這次總主教在於彌撒慶典中授予讀經職與輔祭職。主教更特別以英語和菲律賓語,為來自不同地方的信眾解釋受品典禮的祝福。 最後,大家以俯首接受了總主教的降福及簡單的茶聚,結束是次典禮。
中華殉道聖人節
在我們的修院培育中心,有兩個不可分割的主保—我們以佘山聖母為主要主保,此外,我們還有中華殉道聖人作為次要主保。 在中國基督徒的迫害有其持久壯烈的歷史,其中有數以千萬的人為了天主教信仰做了最偉大的見證。教宗因著他們英雄般的信仰於2000年10月1日為冊封了一百二十位殉道聖人,這冊封的時間是從1648年至1930年間為信仰殉道,其中包括男女老幼及婦孺學士。他們都是為基督撒下了他們的鮮血。殉道烈士包括八十七名華人和三十三名外國傳教士。 大多數的人都是在1900年的義和拳之亂慘遭殺害而為信仰殉難的教友。 教宗於封聖典禮時說過:不同年紀不同身份的中國男女,有神父,修女和教友,他們也為同樣的信念和喜悅作了證,他們以捐軀來肯定自己對基督和對教會永恆不變的忠貞。 在我們的神學院,我們特別在此日子敬禮貴州的聖陳昌品(保祿)、四川的聖張文瀾(若瑟)修士,他們為信仰殉道的精神。 當日,一眾華人修士們以中國的傳統藝術—皮影戲,以紀念這些聖人的在世生活。再以短片簡單解釋中國殉道烈士的事蹟。修士們都十分欣賞這次的演出。最後,我們祈求藉著這些殉道聖人的在世德表,作為啟發修道院培育的精神模範與表率。
你是我的見證:敍利亞及伊拉克基督徒的證言
這兩位道生會大家庭傳教士—在伊拉克傳教的蒙特神父(Fr. Luis Montes),以及在敍利亞傳教瓜達露佩修女(Sr. M. Guadalupe)。他們專程到訪了在遠東地區:香港、台灣和菲律賓,舉行了一系列的證道。 蒙特神父和瓜達露佩修女於菲律賓利巴市–聖思天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an Sebastian)舉行了兩次的證道演講(如上圖),也在塔納萬市(Tanauan)的聖若望堂舉辦了另一場演講,不少青年、高中生、大學生和等等慕名出席參加(如下圖)。 蒙特神父與瓜達露佩修女在台灣證道留影 道生會的蒙特神父,在中東有二十年的傳教經驗,其中的六年是在伊拉克服務,因此,他完全對戰亂的第一線消息瞭如指掌。蒙特神父在巴格達擔任本堂,五年後,他轉到這座城市的瑪麗亞營(Camp Mary)服務。他在瑪麗亞營(Camp Mary)中協助受難者的期間,他給予他們靈性上的幫助;並在安全區負責菲律賓團體及不同語言的天主教團體的教友生活。他現在在伊拉克北部工作,作為伊拉克庫爾德斯坦的拉丁教會代表。 蒙特神父一開始就表明了他的見解:「在西方的新聞媒體報告了不正確而使人誤導的消息,最令人感到痛心的—就是有關基督徒的實際情況:大部分的基督徒在自己的國家成為受難者—為了活出信仰的見證—我們的弟兄姐妹失去了一切。」 蒙特神父:「當伊斯蘭國的恐怖分子(ISIS)入侵時,這些(受難)殉道者有其英雄般的信仰見證。才剛開始,他們就遭受了鄰居背叛,被洩露基督徒的身分及住所。並在他們的房子有其特別阿拉伯文的記號ن (Nun)或為N,基督徒在當地被稱為納匝肋的或納匝肋人,全因為他們追隨了肋匝肋人耶穌的原故」。 他繼續道:「恐怖(武裝)分子給予他們所謂選擇的權利,要不成為穆斯林教徒或繳納所得稅,又或離開此地。而伊斯蘭國成員向基督徒勒索龐大的稅收,絕對是不合理的選擇。所以大部分的人為了保護信仰,而選擇了放棄所有:家庭、家當、房子、車子、工作、等生活所需的種種一切。他們把一切所擁有的生活舒適品似之糞土,為的就是去保存那最寶貴的珍珠『在耶穌基督內的信仰』。 」 A穆斯林武裝份子對教堂極具仇恨 蒙特神父在其中一個被伊斯蘭國武裝份子摧毀的教堂(左圖)敘利亞教堂獲得自由後,蒙特神父與其他神父一起舉行彌撒聖祭(右圖) 蒙特神父於伊斯蘭國(ISIS)武裝份子的破壞後,回到不同的基督徒的聚居地。武裝份子仇視天主之母隨處可見。這些穆斯林徒特別不喜歡天主教教堂的鐘塔:只因為它只比本地的伊斯蘭清真寺塔頂高一丁點。恐怖攻擊橫掃於尼尼微平原、摩蘇爾、及天主(基督)教徒重要的古鎮克拉克斯,一切都遭淪陷。 蒙特神父嘆道:基督徒成為了自己國家的難民,很渴望回到故鄉。但所要面對的問題是:一、家鄉的家當和資產都嚴重的遭受武裝份子破壞;二、有如此般的苦況,也因為鄰居不顧情面的把他們的身份報告給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以致他們先要克服心中的恐懼,及對鄰居的失信,才使他們安心回到故居。這些等等因素,基督宗教在中東有史以來,造成大量的基督徒人口外移及人口銳減的局面。 迦爾底亞禮的天主教會—仍以阿辣美語的古老教會—更面臨在其發源地絕跡的威脅。 [...]
Conferral of the Ministries of Acolyte and Lector
Fr. Diego Ibarra, IVE, rector of the Houses of Formation, welcomes Archbishop Gilbert Garcera Blessed Pope Paul VI, in his motu proprio Ministeria Quedam established that “candidates for ordination as deacons and priests [...]
The Cultural Week
The newly professed brothers with some of the concelebrating priests “The Miracle of the Transfiguration, by which Christ showed His disciples the glory and beauty of His Body encourages us to tolerate difficulties [...]